种植牙技术成熟吗?
如果在10多年前,有患者问到这个问题,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时至今日,如果患者还有类似的担忧,那就是我们口腔医生的悲哀了。
早在古代,欧洲、中东、中美洲人们就试图使用各种同种或异种材料,包括人和动物的牙齿、雕刻的骨头和贝壳等,植入颌骨来替代缺失的牙齿。最早的植入材料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的玛雅人的遗体上,用贝壳植入颌骨,替代缺失的下门牙。
19世纪开始,牙科医生就一直尝试采用人工材料制成多种形状的种植体,通过植入骨内或骨外来修复缺牙或为牙修复体提供支持。采用的材料包括金合金、银合金、钴铬合金、陶瓷等,但这些种植材料因为生物相容性不佳,不能满足复杂的口腔环境要求,出现了大量的脱落失败。这个阶段的口腔种植学一直处于低潮。
真正意义上改变了口腔种植学的事件发生于1952年。和青霉素、X射线这些划时代的医学发现一样,这一事件也完全是个意外。瑞典整形外科医生Branemark教授为了研究骨组织的愈合反应,将一个纯钛制作的记录装置埋入了兔的胫骨中。几个月后,当他想取出这个昂贵的钛装置来进行其它研究时,却吃惊的发现,钛和周围的骨组织已经紧密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完全无法分离了。
Branemark教授敏锐的捕捉到了钛金属的这一特性,对骨内植入体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他本打算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的研究,后来却发现,当时在欧洲存在大量牙齿全部缺失的无牙颌患者,这能为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对象和潜在市场。于是,他转而专攻种植牙,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动物实验研究。在1965年,他在一位全口无牙的志愿者口腔中,进行了第一次人体种植牙手术。
1969年,他将实验和临床研究的结果总结出来,提出了骨整合理论,即纯钛的人工牙根能和颌骨发生紧密牢固无缝隙的结合。这一理论,奠定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1978年,他凭借自己的研究结果与瑞典军工公司Bofors进行合作,后者拿到了纯钛种植牙的专利,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种植牙生产厂商,即后来的Nobel Biocare。
图12 1952年,Branemark教授在兔胫骨中植入的纯钛装置,几个月后无法取出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失败经历,学术界对纯钛种植牙的效果普遍持怀疑态度,就算在欧洲,也未能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在美国,更是应者寥寥。这一局面,一直到1982年,即Branemark教授发现骨结合理论30年之后,才扭转过来。
198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Zarb教授组织了一次关于种植牙的专题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Branemark教授报道了骨整合理论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以及长达17年的临床成功病例。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北美的学者们都震惊了,终于开始正视并接受纯钛种植体和骨整合理论。这是现代口腔种植学发展史上第一次革命。它也被公认为口腔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突破性进展之一。
1982年至今的三十年,是现代口腔种植学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各国学者在骨整合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全方位的研究,种植相关专业文献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种植牙成为了口腔医学研究中绝对的热点和前沿。大量的商业化种植牙系统应运而生,它们各有特色,百家争鸣。到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种植牙系统已经超过200个。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Straumann种植系统和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瑞士Straumann公司创立于1954年,原来致力于生产精密钟表配件,1974年开始生产纯钛种植体,全球第一枚一段式种植体,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Straumann种植体具有业内最好的表面处理技术,和骨组织结合的强度和速度在业界首屈一指。2003年推出了SLActive亲水性种植体,其骨整合时间缩短到了其它种植体的1/3-1/2,患者植入这种牙根后仅需要3-4周,就能放心用种植牙咀嚼了。更值得一提的是,Straumann公司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独到的战略眼光,在1980年大力倡导成立了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ITI在随后的30多年中,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研究水平最高、对口腔种植学发展贡献最大的国际性学术组织。ITI是绝对独立的国际学术组织,云集了全球最优秀、在各自学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给他们提供研究经费,专注于种植牙方方面面的研究。同时,该组织也致力于资助青年学者和培训临床医生,对口腔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口腔种植在国内的发展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1982年,华西口腔医院的王大章教授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参加了前文提到的多伦多会议,他也成为将种植牙技术引入国内的先驱。1988年,华西口腔医院的陈安玉教授和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开始研发国产种植体系统,1991年,陈教授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口腔种植学》专著。同年,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在华西口腔医院成立,并开始设计、制造国产种植体,并进行了大量植入手术。遗憾的是,由于国产种植体在表面处理、功能设计等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缺陷,这批种植牙在几年后出现了大量的脱落。这导致了很多牙医对种植牙技术心存疑虑,种植牙事业进入了短暂的低潮。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包括华西口腔医院在内的国内各大院校大量引进进口种植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长期效果。国产种植体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5个不同品牌,成功率比之前大大提高。但坦率的说,国产种植系统基本以模仿国外为主,要出具有核心技术和独立知识产权的国产精品,仍然任重而道远。
目前,国内每年种植数量为20万枚左右,但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这一数字仍然会有极大提升空间。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人口数目只有我们的50分之一,每年种植数量却与我们一样;美国每年种植数量为160万枚以上。而人口数量只有5千万的韩国,每年种植牙数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00万枚以上。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将大力打造专题口腔种植年。国内种植医生也从几年前的几百人,飞速发展到了现在的几千人。
总之,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种植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种植医生操作,选择进入临床超过20年的进口种植品牌,再加上患者的适当配合,种植牙可以拥有不亚于天然牙的使用寿命和咀嚼效果,成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
图13 2008年,世界各国种植牙数量。每一万人口中,韩国人种植牙数量是中国人的200多倍
种植牙能用多久?
我要是安装了种植牙,到底能用多久?这几乎是每一位种植牙患者都会问到的问题。作为从事种植牙工作10多年的专业牙医,笔者很难估计每一颗种植牙的具体寿命。因为对于不同患者来说,其使用寿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两位特殊种植牙患者的故事,资料全部来源于国外专业文献。
前文我们提到,1952年,瑞典整形外科医生Branemark教授在动物实验中意外发现钛金属能和骨组织紧密牢固的结合。后来,他的研究团队又进行了十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并确定了这一原理,并命名为骨整合,成为了现代口腔种植学不可动摇的基石。1965年,瑞典人Gosta Larsson年仅34岁,却由于先天颌骨发育问题导致全部牙齿丧失。他为了重获一副“固定牙”,毅然决定充当志愿者,接受纯钛种植牙根植入颌骨。这个决定让他重新获得了一副全口固定牙齿,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这也让他成为载入史册的世界上第一位安装纯钛种植牙的患者。2006年,Larsson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5岁。他的种植牙仍然保持在口腔中,逝世前仍能正常使用。这就是说,世界上第一副纯钛种植牙使用了41年!
种植牙最长使用寿命的世界纪录目前仍由瑞典人Sven Johansson保持。他是瑞典哥德堡的一位出租车老板兼司机。在40多岁时,他所有牙齿都因病拔除,使用全口活动牙。而某天上车的一位特殊乘客,改变了他的后半生。这位乘客就是刚刚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副全口种植牙的Larsson先生。在雇车去Branemark教授诊所复查的路上,他向司机Johansson先生讲述了种植牙给他带来的巨大改变。Johansson大为心动,马上预约了就诊,终于在1967年接受了手术,成为世界上第二位安装纯钛种植牙的患者,时年42岁。和Larsson先生不同的是,Johansson先生至今已88岁高龄,身体依然健康。他口腔中由11枚纯钛种植牙根支持的全口固定假牙也一直功能良好。这标志着使用寿命高达46年的种植牙世界纪录,而且这一纪录每天都在刷新。
图14 世界种植牙最长使用寿命记录保持者,瑞典人Sven Larsson先生
图15 Sven Larsson口腔内使用超过46年的种植牙,11枚种植牙根
这两位患者都是在上世纪60年代接受的种植手术。当时无论是医生的经验、对口腔种植学的理解、种植牙材料的表面处理,以及各种辅助医疗手段的应用,都和现在无法同日而语。所以,在50年后的今天,只要满足一定条件,我们完全有信心让患者获得更长的种植牙使用寿命。
影响种植牙使用寿命的因素,归根到底可以总结为3个:首先是医生水平,这确定了种植牙根是否植入到最佳位置,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是否经过了最优化处理,种植体上部修复设计是否合理等。这也是最重要一个影响因素。其次是种植体的品牌和设计。上述两位患者采用种植牙根都是全球第一品牌的瑞典Nobel Biocare系统。而笔者一般都会向患者推荐三大欧洲主流系统,这些种植系统临床使用时间都在二、三十年以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第三个因素是患者自身的使用和定期维护。前文提到的世界纪录保持者Johansson先生,在种植牙后的40多年,一直严格遵循牙医的口腔卫生指导和复诊约定,从未爽约过任何一次复诊。
那么,脱离40年前患者的老故事,回到现代。现在的患者,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到底有多久?我们还是对照那三个因素。首先是医生的技术。口腔种植技术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有天翻地覆的变化。40年前,对患者的颌骨条件有严格得近乎苛刻的要求,而现在,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负载、计算机辅助种植、微创种植、软硬组织移植和增量技术,使得不能种植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了,所以,从技术的进步而言,现在的患者,种植牙使用寿命理应大大超越40年前。但是反过来说,目前一窝蜂争相开展种植牙的医生很多,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也缺乏良好的监管和准入制度,没经过长期系统培训就敢给患者种植牙的医生大有人在。这也是目前种植临床上爆发出很多种植失败病例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种植体的设计角度出发,只要是欧美主流的、临床使用时间长的种植系统,一定可以远远超越40年前最早的纯钛种植体。但是,也要警惕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疗机构,为了降低成本,采用问世才几年的低端种植品牌,甚至是廉价的山寨仿冒种植体。
最后是患者的使用和定期维护角度。如果能遵照医嘱,不咀嚼很硬的食物,认真刷牙,坚持每年复查一次,那就能大大延长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就像买了一辆轿车,如果天天开山路,从不去保养,那么就算是顶级豪车,相信也用不了多久。
最后介绍一下国外文献报道的种植牙使用寿命。从整体统计来说,一般以5年和10年作为时间点进行判断。这样的专业文献报道非常多,一般认为,种植牙5年存留率为90-95%以上,10年存留率为85-90%以上。就是说,100个种植牙,有90个的使用寿命超过10年。也有一些著名大学,比如瑞士伯尔尼大学种植中心,10年存留率超过99%。这个差别,主要在于医生技术和患者出色的口腔卫生维护。笔者近5年来失败的种植体不到1%。只要把握好前述的三大因素,也许您的种植牙,可以有希望超越Johansson先生,创造高于46年的全新世界纪录。
未完待续。。。